下载此文档

西江月苏轼苏轼《西江月 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江月苏轼苏轼《西江月_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西江月苏轼苏轼《西江月·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2 .【“高情已逐晓云空”句。( 2 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
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 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
(1 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
西江月苏轼苏轼《西江月·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2 .【“高情已逐晓云空”句。( 2 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
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 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
(1 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 1
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 1 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
哀、失落之情。( 1 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
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14 .概括上下阕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每一点均在四字以内) (2
分)
15 .下列对词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瘴雾”既写出当地气候特征,也渲染了仙风。
运用比拟,谓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晕。
反其意而用典故,慨叹自己已经不再梦见梅花。
整首词借花喻人,借咏梅倾诉了对朝云的思念。
16 .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上阕画线句。 (3 分)
参考答案
(1)冰清玉洁(高洁、超尘脱俗) (2)天然丽质(不施粉黛) (2 分)
(3 分)
写海仙派使者探芳丛,增添作品的浪漫色彩,从侧面表现(烘托)梅花之美。 (3 分)
三:
.请结合文本, 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惠州梅花的神韵的。 (5
分)
.有人说这首词“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请结合全词谈谈“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分)
参考答案
词的上阕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美。(2 分)起首两句说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是正面描写;后两句写梅花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 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 这是从美 * 着笔来写美本身,是侧面描写。( 3 分)
表达了作者对超尘脱俗的岭南梅花的挚爱;抒发了作者对有着岭南梅花一般风姿神韵的侍妾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蕴含着作者内心郁结不散的怅惘之情。
简析:
《西江月·梅花》也题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西江月·梅》。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 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 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艳丽多姿、不施粉黛而自然光彩照人来写朝云天生丽质, 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 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咏梅
中能注意突出岭南特色, 并以绿羽禽来增强作品浪漫色彩。 立意超拔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赏析: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

西江月苏轼苏轼《西江月 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爱的奉献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3-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