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什邡市实验小学 江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
2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什邡市实验小学 江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一估。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商场任选两种物品(轻、重都要有,可把轻的一袋带来。)调查它们的净含量,并记录下来。
2、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准备几个二分硬币、几颗胶囊、几小袋板蓝根冲剂(10克)、一袋苏打饼干(100克)、两小袋大米(各500克)、一筒面条(1千克);一把弹簧秤。
3、电脑、实物展示台及相应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到商场去调查了一些物品的净含量,也就是物品的质量,
2
有的同学还购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食品并带到了教室里,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好吗?(生交流。当中老师可提问:g、kg是什么意思?)(交流时,让学生表达成物品的质量。)
师:小朋友们交流了这么多,大家对净含量的单位有什么发现?(有些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还有什么发现?(克还可以用g表示,千克还可以用kg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克(g)和千克(kg)。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也就是全世界人都认识的质量单位。对于质量单位,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哪些?(斤、公斤、两,根据情况半数在黑板右侧面。)对,这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呢,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好吗?
二、认识各种秤。(ppt)
1、 师:既然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它们就是用来表示质量的,而物品的质量有轻有重,那要想知道某件物品有多重,有哪些办法呢?你来说说看!(生可能会说出:用秤称一称;直接看包装上的标识;用手掂一掂等都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如果要知道一个南瓜、一个西瓜有多重就要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它的准确质量。
2、( 出示课件)师: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它们可是个大家族哦,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呢?(请2——3名学生发表意见。师做提示:磅秤用来称较重的东西:如伙食团称大米、肉、蔬菜,而天平可以称很轻的物品。)
4
3、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天平,以及它的助手砝码。(ppt)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架天平,这是它的助手砝码,砝码最小的是10克,最大的是200克,游码拨到0,天平平衡了就可以用了。左盘放入一颗巧克力,我估计它重10克,右盘放入10克
克和千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