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盲而恋,因恋而盲
作者:刘妍君
摘 要:盲是贯穿《盲恋》全文的主题,它是故事情节推动的主要线索也是全文的中心。陆梦放与卢微翠的相爱以及最终爱情的破灭都与它有因此梦放不愿意微翠接受治疗,他害怕微翠会因此意识到他的丑陋而产生动摇,在夢放看来,这种“盲”是美好的、纯真的。
二人相爱后,微翠最终被梦放的真心所打动,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过了一段不被打扰的甜蜜日子。这里的小屋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但随着张世发的到访,小屋原有的平静被打破。他带来了微翠复明的希望,也让“遂与外人间隔”的“桃花源”发生了巨大的震荡。盲目原本是隔开微翠与外界繁杂最好的围墙,也是二人之间桃花源最好的保护罩,但现在虚假的桃花源即将被打破。在梦放看来,视觉是污浊的化身,而盲才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心灵。因为微翠失去视觉,所以她也得以不被外界的世俗所侵染,所以她才如此高贵、无邪、自然。
“没有一个有视觉的人可以有你这样高贵无邪的性格。”
“你怎么知道?”
“因为人间的罪恶无法闯进你的心灵。”
“怎么,你是说视觉是罪恶的泉源么?”
“从你,我开始知道视觉是骄傲、自私、愚蠢、庸俗的来源。”
对于梦放而言,盲或许还有另一重含义,即上帝对于他们爱情的考验。在微翠与梦放得知眼睛还有复明的希望时,他们经历了长期的纠结、挣扎。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变动会不会对他们的爱情造成影响,也不知道二者之间容貌的鸿沟能不能被道德与真爱填平。梦放在看到微翠对于光明的希冀后实在不忍心因自己的私欲而剥夺她重见光明的希望,因此在微翠提出放弃治疗之后反而安慰她这或许是上帝的考验。“这诚如微翠所说,上帝要使她看到自己爱情究竟是否可以超越人间的条件。”但是最终恢复视力的微翠却因无法接受梦放的丑陋又恪守自己的对婚姻的忠诚而选择自杀。
结语
“盲”是这篇小说的灵魂所在,一切悬念的设立与情节的推动都离不开“盲”,不管是微翠的眼盲还是爱情的盲目,一切故事因“盲”而起也因“盲”而终。在微翠与梦放的爱情中,“盲”不是缺陷,反而代表着平等,代表着纯粹,也代表着保护微翠心灵和爱情的“桃花源”。微翠的“盲”与梦放的“丑”对他们各自而言都是难以弥补的缺憾,但当他们彼此相遇,缺失的部分被彼此补足,反而因此圆满。在故事的结尾微翠治好了眼睛获得了光明,却也失去了她的爱情。也许,爱情本来就是盲目的。
参考文献:
[1] [M].台湾:正中书局,1967.
[2] 王雯静.“镜子”的出场与退场——看张爱玲《传奇》与徐訏《盲恋》中“镜”意象内涵的异同[J].名作欣赏,2017(18):113-114.
[3] ——谷崎润一郎《春琴抄》与徐訏《盲恋》中的“为美而生,为爱而死”[J].文教资料,2012(32):161-165.
[4] ,脱胎古今——浅析徐訏作品《盲戀》的现代传奇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101-103.
[5] ——徐訏《盲恋》的现代性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4-107.
[6] 李旭玫
因盲而恋,因恋而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