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爆炸
一、概述
爆炸:物质运动急剧增速,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现象即为爆炸。
爆炸现象的特征:
1、爆炸过程进行得极快
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临近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物质的能量以一定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阶段。
强压缩能急剧对外绝热膨胀作功,引起被作用介质的变形、移动和破坏阶段。
爆炸的分类
按爆炸性质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与核爆炸./b/18403395-
按传播速度分:轻爆、爆炸和爆震
按引起爆炸反应的相分:气相爆炸和凝固相爆炸。
物理爆炸:物质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界作功的现象。物理爆炸的特点:在爆炸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该介质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例如各种气体或液化气体钢瓶、锅炉、压力容器的超压爆炸。 http://v./show/
y/
化学爆炸:一种物质迅速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并对外作功的现象。
化学爆炸的本质与燃烧一样,区别在于燃烧是稳定和连续的,而爆炸则是瞬间完成的。
化学爆炸的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爆炸的能源来源于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炸药爆炸
粉尘爆炸
化学爆炸按发生爆炸时化学变化的形式分为:
(1)简单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3)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手机爆炸啤酒爆炸
工厂常见的爆炸类型:
1、混合气体爆炸
混合气体爆炸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的爆炸。
在能源化工企业中,有下列情况易使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范围:
1)容器内的可燃,液化气体及易燃液体泄漏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容器内的可燃液体遇高温(如邻近设备火灾的热辐射)变为蒸汽雾进入大气;
3)负压容器密封不严,外部空气被吸入而与可燃气体混合;
4)容器内残存易燃液体的蒸发,可燃性物质的热分解,洗涤用盐酸和铁制容器的化学反应等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5)储存在密封容器内易燃液体,在高温闪点和到达爆炸温度上限之间的危险温度下保持蒸汽压力平衡时;
6)在容器内的混合气体,因某一成分被液化或被反应掉而进入爆炸范围时(如混入氢气中的氯气被液化,或被熟石灰吸收时,氢气浓度就可能上升至爆炸范围);
7)因容器内的压力下降,而使被其他物质吸附或溶解的可燃性气体释放时;
8)容器内由于空气量的减少而减压,使可燃液体的蒸汽分压在整个混合气体中占的比例增大而到达爆炸范围。
2、气体分解爆炸
气体分子分解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热而发生分解爆炸。
C2H2+ → H2O+2CO2+1304 KJ
C2H2 → H2+2C+ KJ
乙炔分解爆炸的最低引燃能和压力的关系式:
E = -
E----最低引燃能,J;
P-----乙炔压力(绝压),MPa。
3、粉尘爆炸
可燃性固体的微细粉末或烟雾,或者可燃性液体的雾滴,如果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性气体中,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被着火源点着,就会引起粉尘爆炸。粉尘爆炸事件
4、危险性混合物质的爆炸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或接触时,于受到冲击或加热,或混合物相互进行化学反应而发生的爆炸。炸药爆炸实验台湾一大学爆炸实验引发地震
2-2爆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