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宿迁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策研究.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宿迁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作者:李佳暄 王涵 李颖 戴蓉 孙国宏 蒋亚华

摘 要: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城乡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美丽宜居乡村荼的园艺产业和其悠久的西楚文化底蕴,深挖旅游和园艺潜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项王故里、花乡沐阳、特色田园乡村等。但是宿迁乡村的园艺产业比较单一,没有显著的特色,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单一的种植业很难避免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当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首当其冲的就是绿植产业。
乡村文化面貌未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宿迁市农村新文化、新风尚还未完全确立,暴露出农村居民文明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古文明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面貌落败、部分乡村仍呈现出颓唐的精神面貌、乡村文化无法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城乡结构发展二元化突出 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之一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就是要城乡结构一元化。目前,宿迁城区的发展已经接近相对饱和的状态,而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差距。没有优秀人才,乡村不能得到良好规划则导致城乡无法平衡发展。二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宿迁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约20%,有的乡村还是只有村中心的1个小诊所,医疗条件止步于治疗发烧感冒的小病。三是就业差距。宿迁城区和农村的就业待遇和就业生活条件有着天壤之别,选择在宿迁乡村就业的人数远少城区。四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5],这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本质所在。宿迁市本就是年轻的城市,对于农村建设支出远比不上发达城市,因此政府公共投入也是宿迁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难题之一。 4 促进宿迁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要紧抓这根绳索紧跟其发展节奏,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步伐。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第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第二,加快新能源的推广;第三,加强交通建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与联系,交通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旨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追求生活数量,而是越来越注重于生活质量以及居住环境。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加以改造,通过有序规划,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第一,利用宿迁市绿色产业的优势,对地形适当改造,建公园、造氛围、大力种植树木花草,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第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既要对原有生态加以保护和改造,又要有所创新,坚持“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第三,大量引进资金和人才,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发展特色产业并升级产业链 当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电商、信息智能、绿色等领域的发展。今后应积极寻找特色产业并升级为特色产业链,推动宿迁市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添砖加瓦。第一,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电子商务。第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遥遥领先,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使生产、生活

宿迁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