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建构旅游者国家认同的新路径
作者:徐翠蓉 赵玉宗
国家认同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当代全球化浪潮撼动着民族国家的根基,挑战了人们既有的国家认同理念。样性和柔性化特征。
二、文旅融合建构国家认同的内在逻辑
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需要成员之间拥有某种历史延续性的认同,对过去历史的追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维度。历史文化记忆是国家合法性资源,是一个民族呈现过去、面向现在和未来的重要介质。这些记忆既存在于文化典籍中,也存在于特定的地点即回忆空间内。张朝枝认为,旅游者寻找文化身份的认同是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旅游者通过旅游来寻找个体与族群、集体之间的联系,完成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个体情感体验及文化認同的过程。文化让旅游具备了身份标签的符号意义,能够激起游客的怀旧、回忆等情感体验。文化遗产、纪念地及特定的社会生活场景是具有象征符号系统集合而成的特定文化场域,是人类社会文化记忆的储存方式和符号载体,承载着忆。文化与旅游融合则将隐藏在回忆空间中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阐述,唤起旅游者的民族记忆和文化记忆,以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情感力量,从历史传统文化深处唤起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通过在场体验与历史回溯,旅游者与国家民族久远的过去、共同的文化发生密切的关联,并在与现实的映照中,将自己与民族历史和族群文化紧密联结,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的归属感,进而激发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影响旅游者国家认同的因素
影响旅游者国家认同的因素可分为内、外部两类。承载集体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历史纪念地、文化景观等是学者们分析旅游者国家认同时重点关注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景区中的文化符号、历史场景、历史叙事等显著影响旅游者的国家认同1。旅游者通过在地体验来追溯历史、感受文化和反思自我的身份符号,形成自我身份与民族文化的关联,寻找情感的皈依处,进而形成国家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同时,国家认同感亦是个体情感与文化载体之间的交互过程。旅游者通过沉浸、凝视和认同体验,深度参与国家认同感形成的过程中。因而,旅游者个体特征及其主观能动性等心理活动也成为影响国家认同的内部因素。旅游者的知识构成、文化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其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历史记忆的唤醒。旅游中特定文化场域的在场体验有助于强化旅游者的参与感和融入感,旅游活动参与度、旅游体验和旅游感知是影响旅游者国家认同的基本因素。文化旅游成为旅游者建立个体文化身份与台和通道,并通过主动与他者、独特环境的交流,共情式理解形塑自我文化身份的认知和文化归属感,从而确立积极的国家认同意识。
四、文旅融合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
1. 文化记忆的符号化。历史文化符号主要指时间维度的传统节日、纪念日;空间维度的纪念场所、历史文化遗址、文化遗产、原始物品、特定的文化景观和其他承载文化记忆的文化空间,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可以触发旅游者积极意义的响应。文旅融合发展应结合历史背景、历史事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对特定文化场景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强化承载历史记忆的各种文化符号的象征和代表意义,将民族语言、文字、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文化遗产及生
文旅融合:建构旅游者国家认同的新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