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docx语文基础知识回顾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特点
示例
多用具有气
势和节奏奔
别董大(高适)
放的语言来
千里黄云白日曛,
塑造形象,
豪迈雄奇
非是藉秋风。
台 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
信。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
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
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
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①“想当年 如虎” 写的是
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
概。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
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
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
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 引用杜牧的诗
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
繁荣景况,是虚写; “尽荠麦
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
凉情形, 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
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
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常用修辞手法一览表
修辞手
说明
示例
赏析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
望洞庭(刘禹锡)
诗歌巧妙地以 “螺”作比,
比喻
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
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
遥望洞庭山水色,
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 山水浑
情态特征。
白银盘里一青螺。
然一体。
借用相关事物代替要
如梦令(李清照)
表达的事物。 可以使语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
试问卷帘人,却
借代
言简练、 含蓄,突现描
色分别代替叶和花, 写叶的茂
道海棠依旧。 “知否,
写对象的特征, 引发读
盛和花的凋零。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者联想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三万里”“ 五千仞”“ 上摩天”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
有感(陆游)
“泪尽” 都是夸张, 把诗人对
夸张
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
祖国的热爱, 对苟且偷安、 不
特征,有更突出、 更鲜
千仞岳上摩天。遗民
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泪尽胡尘里,南望王
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
师又一年。
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
“无边落木”对“不尽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万家乐书屋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