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任盲行 心理健康活动课.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盲人”旅行过程中,“拐杖”只能用肢体动作引导,不允许进行语言沟通,最好在适当的背景音乐中进行。
2、活动过程
盲人听我的口令:保持肃穆,原地缓慢的转圈。转——停!不要动了。现在,拐杖要选择一个盲人作搭档,建议大家,选择一个还不是很熟甚至很少说过话的同学,这样效果会更好。选好后站在盲人的外侧扶住他的胳膊表示他已经有搭档了。










再次重申:整个过程不能说话,就是一个静静地行进的队伍,拐杖肯定要爱护好盲人的平安,两组之间保持半米左右的距离。
3、小组探讨
(1)当你做“盲人”时什么感受? (2)当你做“拐杖”的时候什么感受?
(3)在行进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一些障碍,是怎样克服的? (4)你们凭借的是什么,依靠的是什么?
(5)当你平安地护送或被护送回座位时又有什么感受? (6)跳出整个活动,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你有哪些启示?(最主要的——也是比较高层面的)
把你的思路尽可能地打开,看看咱班同学的感受力。
4、共享感受
三、老师总结
其实我们这个嬉戏的全名叫做“信任盲行”,之所以把信任二字去掉,就是想让大家自己去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正确的方法,主动地互帮互助,共同走过美妙的小学生活!










四、“盲行”活动分析 :
(1)盲人与拐杖活动过程中不允许用语言沟通,最好配置适当的背景音乐。
不允许运用语言沟通,使学生不得不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可以使“拐杖”传达对“盲人”的关切,“盲人”也能更好地体会在黑暗中“拐杖”赐予的帮助。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集中留意力进入到活动情境中去。同样,背景音乐的运用也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活动情境。 (2)在角色互换的旅行中,“盲人”与“拐杖”最好随意组合,“盲人”事先不知道“拐杖”是谁。
假如“盲人”事先知道搀扶自己的“拐杖”是哪位同学,就会影响到“盲人”对“拐杖”的推断,他的“旅行”就事先有了某种程度的信任感(或者不信任感),就会干脆影响到活动效果。例如“拐杖”是“盲人”比较熟识的同学,在穿越旅行中,“盲人”就会比较放心。 (3)“盲人”戴上眼罩后原地转3圈,失去方向感后体验盲人的无助。
“盲人”戴上眼罩转3圈后失去方向感,简单造成对四周的生疏感,这时候会期盼有人来帮忙,所以有利于活动者进入情境。此外,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假如“拐杖”能刚好过来搀扶他,自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被关照的华蜜感。










(4)障碍旅程的设计,应当有跨越、下蹲、上下楼梯等多种障碍。
障碍设计困难化是为了尽量创建一种比较困难的活动情境,使“盲人”的旅行变得有一些困难,从而有利于“盲人”更好地体会假如没有别人帮助的困难和被人帮助的欢乐和华蜜。 :
在团体活动课中除了要视察学生共同的行为特征外,也要留意特别的个别现象。假如视察的问题课堂上不能解决,可以利用个别询问等形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
五、活动成果总结
1.“盲行”活动过程中的互助让学生感受到了彼此的关切。
在盲行活动中,成员体验着他人的帮助,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心里充溢着感动,由感受别人的爱而产生对他人的爱,成员间

信任盲行 心理健康活动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