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留白是美之最高境界.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留白是美之最高境界
作者:

【摘要】留白自古以来都受到艺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它能通过实与虚转换所产生的空灵给人以无限的艺术想象和空间意境。在现代青画作品中留白以“留白是美之最高境界
作者:

【摘要】留白自古以来都受到艺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它能通过实与虚转换所产生的空灵给人以无限的艺术想象和空间意境。在现代青画作品中留白以“弃其直,取其曲”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扩张了青花二维平面绘画与三维立体造型的艺术意境,展示了现代青花作品的物象魅力与精神内涵,而且也实现了当代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上返璞归真的追求。
【关键词】留白 现代青花 美学
一、留白的艺术之美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无言与留白是美之最高境界”:“留白”顾名思义是恰当地给有限的空间一些空隙,留白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空白,它还是画面中的无,是一种“空灵”的美,是人們面对一种缺陷或刺激时不知不觉产生的一种“填补”、“完善”,以达到直觉平衡的状态,这不仅是人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必然结果。
留白这种艺术美学形式与中国儒、释、道、法、墨思想渊源甚深。儒家思想中讲究“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的说法,其中的“不文”、“不雕”、“不饰”就是留白艺术的最初理论,他们重视事物的原色之美,反对刻意雕琢的装饰形式,追求阴阳互生、相互依托的中庸之道,认为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中国美学上的留白表现最初是体现在绘画这一艺术形式上,沿着中国绘画史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诸多例子,如在唐代阎立本的《步辈图》画卷(图一)中左侧是典礼官、禄东赞、通译者,右侧是宫女簇拥中的唐太宗,为了更好地映衬唐太宗的至尊与凝定,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每个人不同的体态、动作和大小来进行对比,这幅画卷没有过多的背景,画面自右向左布局逐渐清晰疏朗,大片的留白使主题简明扼要。还有著名的马远、夏圭在做画时也十分讲究构图上的留白,更形成了著名的“一角”、“半边”的独特构图法。还有吴冠中先生也常用大片的留白作画,几点墨彩,寥寥数笔,或是采用极具动感的平面切割和几何拼凑的方法在具象与抽象间大胆渗透,画面格调恢弘,笔力老练,足见一种慑人心灵的感染力。这些有意识的留白,陈述的是一种东方“大白之处有大美”的领悟,崇尚的是一种对本体事物感受的认知和情感的表达。
留白以新时代的审美角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借助黑与白、实与虚、动与静、确定与未知的对比,极好的避免了拥塞、堆砌与繁复,形成了有大小,有主次,有疏密,有虚实的新状态,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都有了呼吸吐纳的空间。
二、现代青花作品中的留白艺术
。“知其白,守其黑”的美学理论更作为艺术表达的极好形式也被运用到现代青花的创作中,它不仅丰富了青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将生活化所特有的温暖融入到青花审美中,升华了作品的审美品格,也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感官,而且以隐喻和写实的转变来表达某种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人们心灵回归本土的重要桥梁,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接触的重要媒介。
青花作为兼顾二维视觉和三维空间于一体的审美形式,研究这其中的留白艺术就

留白是美之最高境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宝钗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