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球的公转——说课稿.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况能否发生。探讨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在回顾地球自转的同时,引出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另一种运动——公转。
2 绽开内容,解答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1)播放地球公转的动画并引导学生总结地球公转的基本状况。得出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其方向同地球自转方向一样,也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同时,太阳也在运动,因此,以太阳作为参照物时地球公转的周期(回来年),要比以恒星作为参照物时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要短,前者为365日5时48分46秒,后者为365日6时9分10秒。同时由于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发生改变,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公转速度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2)在讲解近日点、远日点时我再次设置悬念,“根据常识,地球距离太阳越近就越热,为什么在近日点时,我们这里是寒冷的冬季,而在远日点时是这里反而是燥热的夏季”,使得学生接着带着问题学习,并由此进入下一环节。
3 模拟试验,重难点突破:拿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
引导学生思索:假如地球正着身子公转,则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关系如何? 应当是重合的,但由于地球公转时是倾斜着身子的(即地轴倾斜):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故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即黄赤交角。
4 再次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不久前,我们学校的作息时辰表进行了调整:早上上课的时间提前了,而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
引出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改变,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昼夜长短改变及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1)分析法解决重点。
重点










一、昼夜长短改变
我采纳的是小组探讨法和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归纳出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日照侧视图,总结出昼夜长短改变的季节改变规律和纬度改变规律。———让学生分组探讨可以熬炼学生的组织归纳实力。利用图形比较法利于加深学生对学问点的印象,提高驾驭程度。
重点
二、正午太阳高度改变
我采纳的是动画演示分析法。通过对动画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规律。比如本节中所涉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完全可以对分析示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的实力、视察实力及空间想象实力,并学会总结归纳。
重点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规律
读图《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提问探讨得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改变。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ˊ;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纬23°26ˊ。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作来回运动。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周期性来回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演示动画: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p
22、p24表格中的计算。
(2)讲授法突破难点
昼夜长短改变和正午太阳高度改变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

地球的公转——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