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传输架起“高速路”.doc1 文件传输架起“高速路”对商业银行来说, 之前一直依靠存贷款利差获得巨大利润空间的时代即将过去, 取而代之的将是发挥银行在渠道、人才以及信息方面的优势而获取服务型收益的阶段。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 大连银行目前正在从“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瓶颈凸显大连银行成立于 1998 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2 年, 大连银行存款增长 % ,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城商行中位居第二, 是东北地区银行业的标杆之一。在发展过程中, 大连银行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 专门建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运行中心和信息中心, 积极开展信息科技项目建设。 2011 年上半年之前, 大连银行已建立起近百个应用系统,为生产、管理、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但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 大连银行总分行之间、各个应用系统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文件越来越多, 传统的主要基于 FTP 的数据文件传输方式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首先, FTP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没有缓冲机制,传输大批量文件时占用大量系统资源, 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其次,在 FTP 传输模式下, 用户无法对全网的传输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导致系统管理难度将伴随着业务系统、分支机构数量的激增而不断加大, 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 FTP 传输方式还存在着安全性低、编程复杂等弊端,导致文件传输成为制约银行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给金融业务综合运营工作带来了难题。 2 “文件资源是银行信息化的基础性资源, 85% 以上的信息通过文件方式进行交互。在传统的代发工资、数据归档等应用场景中, 工作人员通过 FTP 、 E-Mail 等工具或者 U 盘拷贝等方式传送文件,工作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导致系统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 也无法满足相关政策(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数据集中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对数据安全监管、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要求, 存在着一定的科技管理风险。”服务于众多银行客户的东方通售前咨询顾问徐有明指出, 目前这一问题不仅仅困扰大连银行一家, 很多商业银行都对此感到头疼。疏通脉络针对传统文件传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大连银行经过需求调研及选型, 最终选择了东方通提出的文件传输平台构建方案,并在大连银行 IT 系统规划的指引下统一部署通用文件传输平台 TongGTP 。据了解,这款产品是东方通面向分布式应用场景推出的文件传输平台,拥有高效、易管理、安全等优势, 可以为多个业务系统提供文件传输服务, 不仅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而且降低了银行科技风险和系统运维成本。结合自身需求,大连银行在 ODS 、信贷、网银等多个系统底层部署了 TongGTP , 并通过传输中心承载的 TongGTP 节点, 构建出覆盖银行生产网、办公网内相关系统的文件传输服务网络, 承担起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重任。 3 每天晚上 9 点到第二天早上 7点, 大连银行内部的 ODS 系统( 操作型数据处理系统)都会接收大批量的数据文件。这些文件分别来自信贷、个贷等应用系统和银行核心系统, 单个文件的大小从几十KB 到几个GB 不等, 文件格式也不尽相同。经过 ODS 系统处理之后, 这些文件将根据需要传送到信用卡、网银等业务系统, 为第二天银行办公做好准备。这就是自 201 1 年底成功上线以后
文件传输架起“高速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