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是农民情绪较好的时期
以税费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启动实施城乡统筹方略,“三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出现新的拐点。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家庭联产承包、明确农民的经营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明确“三农”在国民经济中重中之重的位置,提出“两个趋向”的基础理论,确立“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强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崇高目标。新的政策框架符合民意、深得人心,政策效应迅速显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创造性工作,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把“三化”战略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通过“三化”带“三农”,将工业、城市的资金、人才更多地投向农村,将农民更多地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实行“钱进去,人出来”。把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涵盖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既包含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又包含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彰显了江苏新农村建设特色。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以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百项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三、科学引导和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
理性分析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要有新的思路。本文拟提出“三个探索”的考虑,即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村企互动;探索农民合作经济。
(一)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在实现农村“第二个飞跃”上有新突破。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要考虑“第二个飞跃”。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30年后的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方向。苏南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条件相对成熟。首先,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2009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中,%左右,接近美。其次,
二、三产业活跃。2009年,苏南地区二产、%%。苏南城市化水平达67%。第三,农村劳动力稳固转移。%,绝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乡镇企业、农村三产或自主创业。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苏南地区城镇居民三大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都在95%以上。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小生产加社会化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流转土地实现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