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毒隔离知识及原则.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消毒隔离知识及原则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一、 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
消毒隔离知识及原则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一、 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一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 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① 100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
② 100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
1、防止消毒剂对自身造成的损害。
2、防止病原体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总则
无菌技术原则无菌技术原则无菌技术原则无菌技术原则
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鼻。最好用一次性口罩,一般情况下,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一旦潮湿微生物易于穿透,应及时更换。
3、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梅季5天,过期或受潮、污染应重新灭菌。
4、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凡经过灭菌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如已铺的无菌盘内面,已消毒的手术区和穿刺部位等。
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取无菌物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用物疑有或已被污染和沾有水液时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6、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一般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2、医务人员应着装整洁、不戴戒子、手镯、耳环,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肥皂应采用悬挂式,擦手毛巾每日更换或用一次性纸巾,接触特殊感染或传染病病人后应浸泡消毒双手。
4、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垫一擦手。
5、凡感染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必须实行双消毒,即消毒——清洁——灭菌或消毒。
6、凡能耐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消毒隔离知识及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艺人生
  • 文件大小4.18 MB
  • 时间2022-03-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