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文综41题历史评述题答题策略
一、答题模式综述:
1、题干问式单一:评论材料中某观点。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非判断。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
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题干问式单一:评述材料中某观点。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第二步:用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3、题干中另有这样的答题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某一观点。
第二步:用最有说服力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二、典型练习:
例1: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
(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10分)
例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观点。
(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例3:西方专制主义毫不疑问曾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但西方君主专制存在的形式同东方有很大差异。以罗马帝国的专制君主为例,由于有共和的传统,元老院在大部分时间里具有很大的权力,分享元首的政权,并且成为推翻暴君的合理依据和领导力量。
但在讨论过程中,也能看到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比如把西方专制主义和东方专制主义画等号。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正确的看到东西方古代都有专制主义,罗马皇帝克劳狄、卡里古拉、尼禄、图密善,都是极其暴戾的君主。现代还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大小暴君。但如果说东西方专制主义完全一样,没有量的区别,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等于用东西方的普遍性覆盖了东西方的特殊性。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述材料中关于东西方专制主义关系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例4: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的诸多有利因素。
例5: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
历史小论文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