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二)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 日 期 :上课 日 期 :序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偶 、鬓、衰、客、何” 等5 个生字,会写 “ 客、 何”
两个 字; 了解 古诗 大 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 诗意,学序号:
教学设计:
《赠汪伦》 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 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
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以一带六扩展阅读,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提高阅
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①古诗趣背复习;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
⑤送别诗6首;⑥学习提示。
学具(课件)
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
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习方法 : 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前置性学习:1、读熟“我会认”的生字,并能做到口头组词。
2、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3、查找一下诗句的意思,和有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
了很多古诗, 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 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
成果吗?
出示 [课件一 ]
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泥融飞(燕子)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设计意图 ]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
趣。
二、交流资料(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 通过以前的学习, 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学
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 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 请大
家齐读诗题-- 《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
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
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回乡偶书(共三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