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6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1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 所用钢材及焊接填充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当采用其它钢材和焊接材料时,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 GB/T 5117 )、《低合金钢焊条》( GB/T 5118 ) 的规定。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 GB/T 14957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焊丝》( GB/T 8110 ) 及《碳钢药芯焊丝》( GB/T 10045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GB/T 17493 ) 的规定。 电焊条: 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 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 Q235 钢时宜选用 E43 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 16Mn 钢时宜选用 E50 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碱性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 放入保温桶内, 随即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机具: 主要机具: 电焊机、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布、测温计等。 人员: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焊前准备钢结构电弧焊接焊缝检查 焊前准备: 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 219 必须修磨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接前应对吊装完的构件焊口部分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接口尺寸、接口两端板的不平度和错口尺寸等项, 如发现对焊缝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甚至还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度等问题应及时修整或重新组装,绝对不允许在焊接缝之间加金属填充物。 焊接前应对所用焊条进行烘焙, 烘焙焊条应符合规定的温度与时间, 烘焙后焊条应放入保温桶内,随取随用。 焊接电流的选择应根据焊件的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电流进行施焊。 钢结构焊接简要介绍: 金属焊接的主要种类为熔焊、压焊和钎焊, 建筑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焊接方法安装焊接方法采用熔焊。 熔焊方法有:电弧焊、电渣焊、气焊、等离子焊、电气束焊、激光焊等, 但目前钢结构多采用手工电弧焊。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接: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接分为: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平焊: 清理焊口: 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定位焊是否牢固, 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蚀现象。 焊接电流: 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次、焊条型号、直径、焊工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进行焊接。 引弧: a 角焊缝起落弧点应在焊缝端部, 宜大于 10mm , 不应随便打弧, 打火引弧后应立即将焊条从焊缝区拉开,使焊条与构件间保持 2— 4mm 间隙产生电弧。 b 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 在焊接两端设引弧板和引出板, 必须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再焊到焊缝区,中途接头则应在焊缝接头前方 15— 20mm 处打火引弧,将焊件预热后再将焊条退回到焊缝起始处,把熔池填满到要求的厚度后,方可向前施焊。 焊接速度: 要求等速焊接, 保证焊缝厚度、宽度均匀一致, 从面罩内看熔池中铁水与熔渣保持等距离( 2— 3mm ) 为宜。 焊接电弧长度: 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 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 酸性焊条一般为 3— 4mm , 碱性焊条一般为 2— 3mm 为宜。 220 焊接角度: 焊接角度有两个方面: 一是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的夹角为 60 —— 5 度。二是焊条与焊接左右夹角有两种情况:当焊件厚度相等时,焊条与焊件夹角均为 45 度;当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 收弧: 每条焊缝焊到末尾,应将弧坑填满,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待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边, 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毕, 应采用气割切除弧板, 并修磨平整, 不许用锤击落。 清渣: 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
6 钢结构工艺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