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者:张娟
执教时间:2020年11月21日
课题
海底世界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展句和句联络的训练.
(4)海底有光吗?答复这一问题时老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 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和句之间是怎样联络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细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 “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得意、动人。)
(5)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详细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老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
(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和句之间的联络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风光奇异表如今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海底有哪几类物产?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
(2)指名答复,老师按照学生的答复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如今还没有发现。)
(3)第1句和2至6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海底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