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
第1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主要内容
概述
流行概况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
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
第2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一、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飞沫
接触传播
第13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三)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第14页,此课件共36页哦
(四)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第15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三、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
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宣传培训
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
第16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三、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
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第17页,此课件共36页哦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每日进行晨检,逐一检查儿童发热和手掌、脚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况。
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
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第18页,此课件共36页哦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建议停园10天;
第19页,此课件共36页哦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第20页,此课件共36页哦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第21页,此课件共36页哦
托幼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
第22页,此课件共36页哦
返校标准
自患儿发病之日停课两周(14天)后,凭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具证明返校。
其它疾病儿童也要凭医生证明(证明无传染性)方可返校。
第23页,此课件共36页哦
四、消毒指南
(一)随时消毒
(二)终末消毒
(三)预防性消毒
第24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一)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患儿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儿居家治疗的,不可在传染期去托幼机构或学校,也不可与其他儿童接触,患病期间应做好病家的随时消毒。随时消毒特别要注意下列物品和场所:分泌物或排泄物(粪便、疱疹液等)及其污染的场所和物品、生活用具、手、衣服、被褥、生活污水、污物。
第25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包括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托幼机构。
第26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二)终末消毒
1.病家消毒
当患儿住院、康复或死亡后,应及时做好病家的终末消毒。病家终末消毒的对象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儿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厕所、卫生间,垃圾,污水等。
第27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二)终末消毒
2.托幼机构
发生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停课后应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包括:园区室内外地面、墙壁(墙壁可只消毒至2m高),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特别要注意患儿的衣服、被褥,学习用品,玩具,食饮具,厕所、卫生间,污水、垃圾等。
第28页,此课件共36页哦
(三)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做好环境卫生。
保健老师、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