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坍塌心得体会
防止坍塌伤害措施
一、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1、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确认事故发生后,应:(1)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
(2)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救中心取得联系质情况确定,。
9、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10、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11、地质条件差的地方施工时,项目部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公司总工审批签字,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
12、项目部应防止地面水流人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全工程施工,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
13、模板作业时,项目部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行成整体。
14、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施工及模板作业时,项目部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15、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项目部应严
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16、项目部应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17、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的,项目部应采取加固措施。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
18、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应有产品合格证。项目部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对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活动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
19、雨期施工,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
20、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21、冬季解冻期施工时,项目部应对基坑(槽)和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三、施工现场防坍塌管理
1、按规定编制脚手架搭拆方案、基坑边坡防护方案或降水方案及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2、作业前,由技术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3、按交底要求进行搭拆作业。
4、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脚手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重点对脚手架基础,排水沟、连墙杆、垫板主杆、大小横杆间距、接头位置、扣件的紧固程度进行检查。
6、使用过程中日常检查。
7、大风、大雨及解冻后应重点对脚手架及其基础进行检查。
8、脚手架基础围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a、针对性技术交底b、严格验收
c、坚持日常检查和气候、季节性检查
9、架体与建筑物按规定拉接a、针对性技术交底b、严格验收c、坚持日常检查
d、架体杆件未经现场负责人许可严禁拆卸
10、当存在基础承载力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塔吊地基进行处理a、编制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及塔吊安拆方案b、针对性技术交底c、严格验收
d、坚持日常检查和气候、季节性检查
11、当塔身垂直度超差,对标准节螺栓紧固,坚持日常检查和气候、季节性检查
12、防止保护装置失灵,坚持日常检查,加强保护装置维修
13、是否存在附着装置不符合要求,否则应进行a、严格验收b、坚持日常检查
14、是否存在临时建筑不符合安全要求a、先设计,后施工
b、加强使用前验收和使用中检查
15、是否存在坑内边坡支护强度不够,或支撑被破坏a、按规定做边坡支护,加大边坡放坡系数,开挖前进行降水等b、加强日常检查、观测,发现异常,立即
防坍塌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