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词练习
诗 歌 复 习
一、《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
4、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5、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
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 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风光给予人的感受。
3、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
5、“行缺乏”是爱的表达,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和颈联.
十一、《登飞来峰》抒写自己在山上最高层时心中的感受。
1、 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妙前程的象征。
2、 “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权利。“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那么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十二、《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2、 首句运用夸大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3、 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4、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6、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
十三、《别云间》诗人诀别故土,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决信念。
1、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感慨之情,极为悲苦。
2、 “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3、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
十四、《论诗》提倡创新精神
1、“不新颖”并不是贬低李杜,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读者需要创新,需要符合时代开展的作品。
2、一、二两句为三、四两句的议论作铺垫。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宏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 .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 。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 。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 。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权利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气氛,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 .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提醒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 。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
八年级语文诗词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