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家风传子孙
戴家场镇中心学校 戴五彦
节省节约、爱惜粮食,是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小时候母亲曾跟我讲,随意倒掉米饭,天上的菩萨就会降罪,于是我懂得了浪费粮食就是犯罪。也曾屡次看见父亲晒谷后收谷时,用手将洒在路边的谷粒一颗颗捡起来,将从要将家风传子孙
戴家场镇中心学校 戴五彦
节省节约、爱惜粮食,是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小时候母亲曾跟我讲,随意倒掉米饭,天上的菩萨就会降罪,于是我懂得了浪费粮食就是犯罪。也曾屡次看见父亲晒谷后收谷时,用手将洒在路边的谷粒一颗颗捡起来,将从消费队分得的稻草一捆捆解开,反复地用竹排敲几遍而得到半升谷子而面带笑容,于是我懂得了粮食就是血汗,就是生命,就是宝中宝。
从小时候到如今,我示意随意地浪费一粒粮食,并时常教育我的孩子要珍惜粮食,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可近些年发现,我们的学生不肯吃饭,把白花花的米饭倒掉,把馒头当炮弹向同伴开战,拿着父母给的大把钞票到超市买零食,教室里的三个垃圾篓子每天都装得满满的,这已成为老师里的一道风景。对此,我很不理解,这些孩子怎么就不吃饭了呢?
一日,我理解了几个学生,他们都用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来答复我,或说肚子不饿,,可能也是。俗话说“一人难调整百人味”.学校几百个学生吃饭,食堂工作人员做出来的饭菜要适宜每个学生的口味是难以做到的。有些家第到学校也反映了这种情况。可是,不久,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上学期,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学校食堂管理学生进餐纪律,,我发现情况完全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食堂的饭菜虽说没有大鱼大肉,但花色品种很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油也放得多,味道也不错。饭是优质大米装入盘子中放入蒸气柜中蒸的,软硬适宜、香喷喷的很是可口,连我这个老头子也吃得津津有味,可学生们怎么说不好吃呢?结果,我从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镇文化站叶道山同志送我一本书,名为《心声》是洪湖市一名退休老干部刘立玉同志写的一本诗文集。书中有一篇《孙子和乾隆》这篇文章,讲的是他孙子不肯吃饭,专吃零食,爸妈把他没方法,他承受重任,对孙子整风,他给孙子讲了一那么清朝乾隆皇帝的故事,大意是这样: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江南,单独一人迷了路。几天没吃饭,,向一位老太婆讨要了两个糠粑粑,一口气吃完,,虽每天有山珍海味,却总觉得没有那老太婆的糠粑粑好吃。其原因不言而喻。俗话说得好:“吃不得是没饿得,睡不得是没有累得。”学生不愿吃饭的原因,答案就在其中了。
为理解决学生浪费粮食、浪费金钱的问题,我一方面在班会上讲养生之道,讲节约粮食是我们的家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我在班上做了一个实验:我倡导同学们在一周之内
要将家风传子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