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艺术审美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草书的发展历史,接着阐述了草书和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最后从草书艺术的外形美和草书艺术的意境美两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草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草书;艺术;审美;书法;文明 草书艺术审美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草书的发展历史,接着阐述了草书和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最后从草书艺术的外形美和草书艺术的意境美两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草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草书;艺术;审美;书法;文明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115-01
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艺术,它以中华汉字形态为基础,将汉字的线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书法逐渐发展为艺术,其审美特点以外形美和意境美为显著特点,是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瑰宝。
一、草书和书法艺术的联系
要了解草书和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草书。草书的概念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讲,从狭义的范围来解释,草书指的是一种和隶、真、行、篆并行的书体,其又被划分为章草、小草、大草等书体,其中小草即为今草,大草则是常说的狂草。从广义上来讲,草书则被分为草隶、行书、草篆等。章草于西汉时兴起,至东汉时最盛,今草则于东汉末期兴起,时代的特性决定了今草风格的多样化特点。狂草是大众听得最多的一种,其特点是笔墨奔放,往往使用纯草法进行书写,因此字迹相对来说辨认难度较高,这也是狂草的一大显著特点。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早起于殷商,经历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极其成熟,不单单被用作日常书写,更是被视为一个艺术体系而存在。
追溯到草书的最初创作,其作用仅仅是为了简化书写,以实现更快的书写目的,加强人们日常书写的便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进的印刷术被发明并被广泛使用,这就使得草书的实用性逐渐降低,最终演化成为了一种抒发才情的表现方法,被视为书法艺术。所以,说起草书和书法艺术的联系,首先,于草书而言,草书的成熟是书法从实用转化为艺术的重要标志。
二、草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一)草书艺术的外形美
。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草书的线条美感来源于汉字的结构所产生的点和线。草书的线条是其展现美感的重要因素,存在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方向,线条的变化能充分反映出书写者创作时的内心感受,草书线条的每一点微妙变化,都是书写者内心情绪波动的见证。书法线条的美感在草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变化万千的线条使得草书表现出运动节奏感,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草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其内在离不开艺术所需的和谐结构,平衡对称各异的草书结构,使得草书各个部分对比感强烈且又互相呼应,表现出的曲直、长短变化等,都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感,体现出草书的结构美。草书使得中国汉字得以用不同的形态展现在大众眼前,或稳重,或挺拔,或游弋,或婀娜,结构的美感充分体现出了草书的诱人姿态。
。草书的章法美着重体现在作品的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眼观作品的第一视觉感受是否协调自然,皆是一幅作品美感体现的关键。具有章法美的草书作品往往都能表现出精神灵动、顾盼生情的艺术效果。不同书者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章法美,或如乐曲回荡,
草书艺术审美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