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共 12 页
2 (4)、抓住孟浩然说的话,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以及一句比方句来感悟孟浩然在劝慰李白,在表明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5)、演一演: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挚友情,让我们举起酒杯来再现这感人的送别场面吧。一人演李白,一人演孟浩然。 情在眼中。 (1)、在沟通中抓住“伫立”和 “站立”进行比较,扣住“注视”与“远眺”的用法不同来感悟李白与挚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此处还可以引导学生绽开想象。 李白依旧伫立在江边,注视着满江春水,心里静默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此时李白按捺不住激烈地心情,随即吟出了喜闻乐见的名诗。(有滋有味的诵读)
六、探究表达方式。
1、这首诗没有提到一个“情”, 而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板书)而我们却从课文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浓浓的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这就是现代文的魅力。那么作者又是运用哪些方法来把这首古诗改编得那么生动好玩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究学习。
七、作业。
1、学生背诵古诗。
2、完成小练中的
1、
2、3题。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再次品读语言文字,读中感悟描写古诗意境的方法。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仰视、远眺、注视”的差异,并能再写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3、接着背诵积累表示挚友间情意的古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有滋有味的背诵古诗,并说说古诗的意思。
二、读中感悟描写古诗意境的方法。
1、这首诗没有提到一个“情”,而我们却从课文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浓浓的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这就是现代文的魅力,想想看,作者又是运用哪些方法来把这首古诗改编得那么生动好玩的呢?学生再次带着问题读读课文,品品、悟悟。
2、小组沟通后大堂汇报。 (1)、想象丰富。(依据诗中的时间来想象当时长江边的景色,黄鹤楼的宏伟气概。)。 (2)、想象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让学生举例说) (3)、想象了当时四周的环境。(让学生举例说) (4)、扣住了情感来发挥想象。(无论景物,人物语言,还是四周的环境都是为了烘托李白和孟浩然分别时的恋恋不舍的心情。)
3、老师进行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又学到了改写古诗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古诗改写中能运用。
三、体会“看”
1、出示“仰视、远眺、注视”
2、找到它们在文中的句子读读,体会它们的意思,说说它们的差别。
3、再写出几个含有“看”意思的词语,比比谁写得多。
4、在肯定的语境中能运用这些含有“看”意思的词语。
四、作业:
1、完成小练中剩下的作业。
2、学生接着背诵积累表示挚友间情意的古诗句。
五、板书。
黄鹤楼送别
浓浓的友情 情在心中
李白 孟浩然 情在话中
18黄鹤楼送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