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沁园春长沙课件课件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意象”简释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关于沁园春长沙课件课件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意象”简释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第2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沁园春 长沙
第3页,此课件共25页哦
词:1、又称“长短句”、“诗余”,也叫“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
2、词有词牌,有的还有题目,题目与所写的内容有关,而词牌则基本上与词的内容无关。但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3、词的分类: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第4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沁园春》词牌特点
分为上下两阙,属双调
上阙13句56字,押四平韵(头、流、由、浮)
下阙12句58字,押五平韵(游、稠、遒、侯、舟)
属长调
第5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听录音,小声跟读,纠正字音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你能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
豪迈大气
第6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写作背景
1925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重游了他在长沙读书时常去的橘子洲,回忆当年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心潮激荡,豪情满怀,吟成此篇。
第7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模仿范读,带有感情地大声自读这首词。疏通字词的意思。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
(2)峥嵘岁月( )
(3)百舸争流( )
(4)怅寥廓( )( )
(5)沉浮( )
(6)挥斥方遒( )
(7)浪遏飞舟( )
qìn
zhēng róng
gě
liáo
kuò
fú
qiú
è
第8页,此课件共25页哦
(1)层林尽染
(2)漫江碧透
(3)百舸争流
(4)万类霜天竞自由
(5)怅寥廓
(6)谁主沉浮
(7)峥嵘岁月稠
(8)恰同学少年
(9)风华正茂
(10)书生意气
(11)挥斥方遒
(12)指点江山
(13)激扬文字
(14)粪土当年万户侯
(15)到中流击水
(16)浪遏飞舟
山上一层层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
满江
船
万物;秋天;争
感慨;宇宙的广阔
主宰;盛衰
不平凡,不寻常;多
正当
风采才华
正
激浊扬清
意动,把……看作粪土
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阻止
意志和气概
评论国家大事
第9页,此课件共25页哦
齐读,思考上、下片主要写什么内容
上片: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下片:抒情,借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革命豪情。
第10页,此课件共25页哦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在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第1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看”
领字
看:统领到哪一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
齐读这一段描写,
思考:这七句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由远及近
由上自下
由静到动
远眺
近看
仰望
俯瞰
第12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万山红遍
第13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层林尽染
第14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第15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小组交流: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个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层林尽染 写
沁园春长沙课件课件课件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