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很受启发的教学故事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一样,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会使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是的,有个性的人,无疑是有人格魅力的。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很是赞同,我也自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方一次很受启发的教学故事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一样,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会使这个世界如此精彩.”是的,有个性的人,无疑是有人格魅力的。一直以来我对这句话很是赞同,我也自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方面是表现得很突出的。可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却发现原来自己的教学思维仍然是那么的循规蹈矩。
在教学《论语》,重点词语来学习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例如在第一段我指导学生抓住“远近知名、不够渊博”来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的精神,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等词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说到孔子为了求学步行几个月才到达目的地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的声音,,我对孔子这种高尚的求学精神加以了渲染总结,,这时候指导他们朗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正当我准备让大家好好的品读这一段时,我突然听到前排的一个学生在小声嘀咕着:“我觉得他这样做不好”.听到这种评论我震惊了一下: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不是成心捣乱。我走到这位同学身边,轻声地问他:“能把你刚刚的话再说一遍吗?”这位同学平时胆子比较小,他可能觉得自己说错话了,望着我不敢开口。我当时也以为他是随口说说,又怕耽误课堂上的时间,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本来认为这是在课堂上出现的极平常的事情,所以一直也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第二天我在修改作业时,他的一那么日记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们上了《论语》选读这一课,课文里说孔子为了求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用了几个月步行找到老子,老师说我们要学习他这种艰辛学习的精神,可我觉得,孔子为什么要步行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他这么好学,完全可以坐马车快点找到老师,这样争取了时间,不是可以学得更多吗?何等独特的见解啊!我陷入了深思中,虽然这不是我心里,也不是课文中所要得出了答案,但这样的一种认识也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啊。这也不正好暴露了我在教育上存在的破绽吗?只重视书本上知识内涵的教育,,也许能开发孩子们更多的思维潜能。别看孩子们小,其实他们的感情比
一次很受启发的教学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