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_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知识点:
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
知识点: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三单元《乘法》
卫星运行 (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展估算。
,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准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根底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那么运算的题目。
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究和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一样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假设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那么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究和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假设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究和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一样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根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