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四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阜宁县明达中学第 七 周集体备课专用纸(一)
初二年级 语文 学科主备人徐红
课题《古诗四首》 第 1 课时(总 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阜宁县明达中学第 七 周集体备课专用纸(一)
初二年级 语文 学科主备人徐红
课题《古诗四首》 第 1 课时(总 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春望》《泊秦淮》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如今,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
……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读.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照旧,,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白发一天天缺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山河照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化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三、学习第二首诗《泊秦淮》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古诗四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