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绿色建筑植物生态补偿技术策略初探.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绿色建筑植物生态补偿技术策略初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栗德祥王富平
摘要:植物补偿策略是绿色建筑生态补偿手段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更有助于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工干预的依赖,逐步恢复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保持系统的健康稳定。本文试图结合近期部分项目实践,就该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的条件、方式、作用效果及仍存在的问题作以总结思考,使生态补偿能更全面深入的减少环境损失。
一、生态补偿与植物补偿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建设体系,无视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的现象屡见不鲜。审慎对待环境资源,重视生态损伤应当是当前建设开发中的一个必要内容。生态补偿就是指对场地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恢复和建设,以弥补开发活动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环境变化影响。根据补偿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室外环境补偿和室内环境补偿两方面。前者重在改造、恢复,后者重在建设。两者共同保证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植物性补偿策略是绿色建筑生态补偿手段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更有助于减少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工干预的依赖,逐步恢复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保持系统的健康稳定。本文试图结合近期部分项目实践,就该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的条件、方式、作用效果及仍存在的问题作以总结思考,使生态补偿能更全面深入的减少环境损失。
二、室外环境植物补偿策略
室外环境植物补偿策略具体包括场地绿化、建筑立体绿化和人工湿地景观水处理系统三个方面。
1、场地绿化
(1)技术要点
绿量率:绿量率也称叶面积指数(LAI),即单位绿地面积内植物的全部叶片总面积。平均叶面积指数是指规划建设用地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总叶面积。相同面积、完全覆盖的草地与乔灌草复层
植物群落,绿化覆盖率相同,但叶面积总量不同,对热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所以与传统绿化控制指标(人均绿化面积、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相比,绿量率的概念能够更科学直观的反应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
复层结构:复层结构绿化比例(乔、灌、草配植比例)是直接影响场地绿量、植被、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的绿化配置指标。较为理想的配置要求是绿地全部由植物覆盖,没有裸露土地;复层植物群落≥40-50%的绿地总面积,群落一般3层以上,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亚灌木、藤木、地被;乔木数≥2~3株/100㎡绿地;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比例:1:1~2。
地方树种:典型的城市景观是由非本地的或未经驯化培育的植物组成。这些植物在生长期往往需水量大。相比之下,本地树种已经适应了该地区自然条件,如季节性干旱、虫害及当地土壤性质,耗水量小、农药用量少,更易于生长。此外,借助本地树种复原地区性景观,也利于保持该当地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策略初探
邯郸市地税局数据处理中心场地植物配置方案: 邯郸地处华北平原,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春季气候多变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燥寒冷。该项目位于邯郸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功能以办公、信息管理为主、兼做团体会议接待。场地绿化覆盖率34%,绿化总面积5100平方米。
配置方案
场地外围:东侧、东南侧同时考虑抗风、遮阳影响,主要选择深根性、材质坚硬、叶面积小、抗风性较强的树种;南侧重点在于城市噪声控制,采取加宽林带、草坪,增设行道树,选用减噪效果好的树种等综合措施(表1);西侧和北侧栽种高大落叶乔木和常绿树篱组合,阻挡冬季西北风,并改善停车场局部热环境。
建筑物四周:考虑夏季隔热通风和冬季得热挡风两方面要求,兼顾建筑物遮阴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利用全年相对日照数对邯郸地区建筑物不同方位墙侧日照情况进行综合排序,南侧情况最好,以下依次为东南侧(西南侧)、东侧(西侧)、东北侧(西北侧)
,北侧最差。方案选择时,建筑物南侧采取远低近高的种植原则,采用落叶树种,既利于夏季遮阳又不影响冬季得热;北侧在选用冬季挡风植物时注意保持不同植物与墙适合的生长距离。具体绿化配置方案见附表1。
表1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减噪效应效果比较
植物群落
减噪效应
片林
100M防护林可降低汽车噪声的30%,摩托车噪声25%;40M林带可降低噪声10—15dB;30M林带可降低噪声6-8dB
行道树
据北京测定,
攀缘植物
当攀缘植物覆盖房屋时,室内噪声可减少50%
绿篱绿墙
据北京测定,
草坪
噪声越过50M草坪,附加衰减量为11dB,越过100M后,附加衰减量为17dB;有草坪绿化的街道,噪声降低8-10dB
2、建筑立体绿化
(1)技术要点
建筑外表面目前是除地表面外,影响城市区域大气状况的第二热力面。在同等高度条件下,昼间屋顶面附近气温高于近旁道

绿色建筑植物生态补偿技术策略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