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设性作用经验交流材料
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发挥国家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审计
审计建设性作用经验交流材料
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发挥国家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层次,改善审计监督方式,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保障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指出的,“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宽的领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因此,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不仅在于抓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进行经济犯罪线索的查处,更重要的是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找出体制性的障碍,堵塞制度性、体制性、政策性缺陷和漏洞。面对全球化的巨大浪潮和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如何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保护中稳向前,就成为当前审计工作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刘家义审计长曾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断推进审计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人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审计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使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对此,国家审计要适应新形势的挑战,紧紧围绕公共财政这条主线,以理念创新为灵魂,模式创新为支撑,方法创新为推力,内容创新为载体,成果运用创新为抓手,全面推动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建设性审计。审计是稳较快发展,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审计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必须在审计理念上有所突破,突出审计的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审计不仅仅是查账本,更要“管中窥豹”,寻找账本后面更为重要的东西——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推动改革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六个高度自觉”。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微观案件入手,从宏观视角分析,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有力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模式创新支撑建设性审计。国家审计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必须在更高视野、更宽范围、更多角度、更深层次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审计模式的创新。如果仅进行一些专项审计,不但分散了审计的力量,还因为审计的交叉、重复,浪费了审计资源,而且无法从宏观角度把握发现的问题。以财政大格局审计等为代表的新的审计模式,在充分整合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建立系统内部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围绕政府预算管理、债务管理,扩大审计的覆盖面,从宏观性和整体性提出审计建议,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这种通过集中审计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就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或重大问题进行审计的
审计建设性作用经验交流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