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oc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1/4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校正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优秀的人文涵养和科学涵养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1/4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校正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优秀的人文涵养和科学涵养,具备创新精
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采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育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
步与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定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授课看法和学习方式、议论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外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依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质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涵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创立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涵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涵养是学生学
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平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确立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定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
本的语文涵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
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想,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拥有适应实质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
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
语文课程还应经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涵养和审
美情味,使他们渐渐形成优秀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美诸方面的友善发展。
(二)正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
语文资料的感觉和理解又经常是多元的。所以,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
染作用,注意授课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敬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独到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路子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成心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满)。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遇无处不在,无
时不有。所以,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中领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成心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
整。
201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