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无烟日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
一、教学目的
1.明白抽烟对人体的危害,理解国家、社会在控(禁)烟方面的措施。
2.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取向:对抽烟行为产生厌恶情绪,自身有远离香烟的意愿和决心。
二、重点难点小学品德无烟日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
一、教学目的
1.明白抽烟对人体的危害,理解国家、社会在控(禁)烟方面的措施。
2.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取向:对抽烟行为产生厌恶情绪,自身有远离香烟的意愿和决心。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抽烟对人体的危害,并能树立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取向。
难点:学会辩证地对待控(禁)烟问题,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劝阻身边的人控(禁)烟。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抽烟的危害
1.香烟是什么
(1)导入:出示图片,导入香烟。
(2)反响课前搜集:将你认为香烟中危害最大的物质写在卡片纸上,并尝试着用一句话来向大家介绍.
(3)反响
① 学生汇报,贴卡片纸。
② 预设深化点:尼古丁和焦油。
(4)小结:PPT出示香烟有害物质图
2.二手烟
(1)过渡:看看书 “罪状四”。我们将这种被动吸烟,称之为“二手烟"。
(2)回忆置身烟气弥漫的饭店包厢里吃饭时感受。
(3)理解“二手烟"的危害。活动:猜数字。
(4)小结:二手烟的危害高于直接吸烟,尤其对妇女和儿童的危害更大。
3.小结:烟草就像那一群坐在礁石上唱歌的女妖,她们充满诱惑而诡异,每一口烟都包藏着祸星。当迷醉的外表逐渐褪去,露出的将是她那邪恶的本质。
(二)进入考虑的丛林――我们在考虑
1.同学们,上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
2.根据材料,深化考虑.
(1)香烟具有提神、令人兴奋的作用。
(2)人体并不是100%直接吸入香烟中的毒害,再加上人体人身的适应和排泄功能,因此香烟的毒害并不是一下子显现出来的。
(3)香烟最终会导致人上瘾,慢性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说明:香烟是诱发癌症高发的主要因素。
(4)中国的风俗决定了香烟在人际交往、婚丧礼节中重要作用。
4.小结: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是延后的,有的在几十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显现出来,但它的毒害性却不容置疑。
(三)参加劝
无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