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各地习俗之太湖
白露季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闻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季节,这里将实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予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一种祈盼和憧憬。
<<<返回书目
白露物候现象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起先南飞避寒,各种鸟类起先贮存过冬的食物。
“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起先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归北方,各类鸟儿都起先储食御冬。民谚有云:“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因此,像大雁这样的候鸟被视为秋到的象征。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朝气。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1] 《月令七十三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返回书目
白露的习俗有哪些
1、祭禹王
白露季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闻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季节,这里将实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予了人们
白露节气各地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