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案、学案设计
课题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时
1
年级
初一
单位
谢集二中
课型
新授课
编写人
郭言省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病原体的概念、病原体的类型;
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③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置疑、讨论分析,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自主学习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课前让大家对自己家的疾病情况作了调查了解,请同学们根据记忆和向家长的询问情况把自己得过疾病的实际情况填在表格里,并回答给出的问题。
二、创设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一些病原体的挂图或幻灯片
第一板块: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课本47页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用投影片映示教材46页的表格, 提出问题:
1、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并说明理由。
2、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除了表格中这些传染病之外,你还能写出哪些传染病的名称?
4、你能根据这些传染病发病的原因而将它们分为几种类型?
病原体: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增加学生对常见病原体的感性认识,增强记忆,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分析:病原体是导致传染病的病因,从而归纳出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资料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上两段关于流感、肝炎两种传染病的资料,结合后面的讨论题,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这两种疾病在流行过程中是怎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
展示投影片“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并及时纠正学生叙述当中的某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说法,以免使学生对一些疾病产生错误的印象。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
板书: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生列举身边常见的传染病,并分析其病原体。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
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交流答案,小组相互补充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然后展示多媒体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情感渗透
播放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第二板块: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观察分析课本49页的图片资料,归纳出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
三、知识运用 实践创
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案、学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