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尾巴翘在山顶边。大家看像不像? 沿着溪石铺成的游步道,我们走下山岗,就来到鸬鹚湾。这是从山上进入水潭的必经之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登上竹筏,渡过河去。这里的双连木廊,叫“唤鸬廊”,是呼喊鸬鹚鸟的地方。那边临潭石壁上的岩洞,说是河水长年冲蚀才形成的,常有浪花在这里溅起,所以叫“飞白洞”。这里的两块水中巨石,都有好几米高,有人说这是两只鸬鹚鸟厮守水潭幻化而来的,我们叫它们是一对“卧鸬石”。
各位团友,这一汪潭水,叫鸬鹚潭,潭水澄澈,正常水位时水面面积有500多平方米。当地山民常来这潭水里游泳、垂钓、捞鱼、摸虾。今日,我们乘上竹筏,也可到潭中心游戏一番。
好!鸬鹚潭这个景点就巡游结束,大家请上车,约5分钟后,我们到吊水岩景点停一停,看一看那里的一座古石炮楼。那是浙西大峡谷中的一大“千古之谜”。
【吊水岩】
各位团友,我们已经到了“吊水岩”。从鸬鹚潭进来,我们坐在车上观看沿途风景,心情肯定很好。有人用一句古诗概括这里的情景。叫“水迎山接入画屏”。这里山环水抱,确有画屏之美。我们是转了好几个大山湾才到此地的,游客们的感受又可用两句诗来描述: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来到吊水岩这个景区,应当是有“别有天”的味道。
好!现在我再介绍一下吊水岩的景点。这是一个过景,是大峡谷两个主景点之间起点缀效果的短暂观光点,以石景出众为特点。这里石头许多,也很奇。看!那是泉水坡,真正的“泉在石上流”;那是“牲口逃命石”,免、牛、猪、狗一大群牲口,逃命过河似的;那是犀牛洗澡,牛颈项刚刚伸出水面;这里是石如来,威历肃立、凝视前方;那里是凤凰鸟所生的凤凰蛋石,硕大达好几米高,摆在那山顶上,就一块小石头顶着,奄奄一息。各位团友可自己选择几处喜爱的景点摄影留念。
【柘林瀑】
各位团友,从这里的吊水岩动身到柘林瀑,大约有十多分钟车程,趁大家乘车的时间,我把柘林瀑景点的一些背景状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先谈谈柘林瀑的“柘”字。请留意:这个字念“zhe”,不读“拓”,更不能读“石”。柘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我们叫它柘树,多数是灌木,树干上长刺,叶子能喂蚕,农家养蚕出现桑叶不足时就上山来采柘叶代替桑叶。
柘树喜爱长在石头山上,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把它用一个“木”字、一个“石”字拼起来,写成“柘”,是很典型的会意字。成片的柘树,叫柘林。我们现在要去看的景点叫柘林瀑。这个瀑布处在柘林坑中。柘林坑源头就是千顷荡。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柘林坑看瀑布的景点。
柘林瀑布有上下两级,上级叫龙门瀑,下级叫炎生瀑。当地老百姓管龙门瀑下面的水潭叫龙门潭,管炎生瀑下面的水潭叫炎生潭。龙门瀑、炎生瀑是因为有龙门潭、炎生潭才取名龙门瀑、炎生瀑的。 这个平台是观瀑处,我们现在站在这个观瀑平台上看到的瀑布,就是炎生瀑,落差在9米左右,一般流量在每秒O.5立方米左右。发洪水时,流量很大,可达每秒好几个立方米,气概非常壮丽。炎生潭潭沿岩石上“柘林瀑”三字是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先生的手迹,刚劲有力。炎生瀑出水口较窄,形成的瀑布成狭长型,犹如彩练,而龙门瀑的出水口较宽,下来的瀑面也宽,犹如窗帘垂挂,所以有人用“如帘如练”来形容这里的两个瀑布。
第 8
浙西大峡谷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