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爬山虎的脚.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元宝山区平矿二小 刘艳波
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用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元宝山区平矿二小 刘艳波
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用细致简洁的文笔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本组教材也都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基于此,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接受能力,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在自读、感情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美的语言文字,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在读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整体感知,而后感情朗读。第二课时直至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爬山虎脚的部分,通过合作学习,在读中充分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以下我着重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作一下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爬山虎脚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感知。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学生具体的学法就是朗读、讨论、勾画圈点批注,抓重点词句品、读、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流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学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开火车读词,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叙述的脉络。
读文感悟,交流收获
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提问:“课文题目为《爬山虎的脚》,那么课文哪部分是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由此自然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3-5自然段,选择喜欢的段落,抓住关键词句认真品读,把读文的感受写在相应的语句旁,自学完后,同桌交流。学生进行自学,老师进行相机的引导,然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词句训练是整个小

爬山虎的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