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
背 景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项目管理的通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保健项目实施方案
《关于启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手册的通知》
---湖北省孕产妇保健手册
服务质量。
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对于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可以享受到5次保健服务,产后至少2次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1次产前保健时,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健康指导,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等实验室检查。
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XX〕311号)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在预算中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应当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采取预拨加结算的方式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及时足额拨付专项资金,保证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国家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及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XX〕56号
(二)孕期检查次数。孕期应当至少检查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
预防
医疗
保健
康复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急危重症
疑难病症
教育
科研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后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产科
溶为一体
孕产妇保健和信息搜集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产科
孕产妇管理新模式
产后访视
住院分娩
高危孕妇
部分化验
辅助检查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产科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孕前保健
孕早、中期产前检查
筛查高危孕妇
健康教育
产后访视
收集上报信息
高危孕妇管理
孕晚期产前检查
化验
辅助检查
住院分娩
培训社区医生
收集上报信息
非高危孕妇
社区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主要任务
孕前、孕早、中期与产后保健基本服务和及早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孕产妇。
孕晚期健康管理中主要任务是督促孕产妇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指导孕产妇进行自我监护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指导。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督促其就诊及增加随访次数。
两周内随访转诊孕产妇的结果。
社区基本保健服务的内容
一般检查:病史、身体检查、妇科和 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
保健指导:一般卫生保健,心理,营 养,丈夫、家庭、社会支持等
及早发现问题
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
通过掌握孕产妇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病的表现特征和危急征象
社区开展以上工作 需要扫除的障碍:
信任度问题 (上级医院、群众)
技术水平问题 (临床、保健)
要实现城市孕产妇管理新模式
必须要做的工作
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
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下拨工作经费
民政部门给予经济和政策支持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广泛宣传孕产妇保健,支持社区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共同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服务
争取政府各部门的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孕产妇服务项目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
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体系,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档次
制定政策,引导孕妇合理分流
社区妇产科医生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
上级医院医生定期对社区医生培训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产科联系,结成“对子”医院
按规范要求对社区医生针对性培训
明确职责——该做些什么
掌握的诊疗技术:
早孕诊断、产科检查、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掌握的保健技术:
健康教育、心理、营养、家庭支持
实行准入管理,加强监管
健全社区妇产科门诊的行业
孕产妇健康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