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毒性皮肤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是指
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
一、病毒特点
极小,20-200nm, 结构有三:
核酸
蛋白质衣壳(保护、抗元表达、致病作用)
囊膜或触须(蛋白质、类脂和糖组成)
球型(立体对称型)、
杆型(螺旋对称型)、
砖型和蝌蚪型(复合对称型,
即立体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
一、病毒特点
病毒无细胞的器官,必需生存于活的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核糖体、酶来转录和繁殖。称:“专性细胞内的寄生虫”
病毒+活的敏感细胞→→病毒生长繁殖

合适的生活环境
相应受体+ 适合病毒入侵复制的潜在条件→→病毒亲嗜性的细胞
一、病毒特点
敏感细胞有病毒特异性受体,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粘附分子、CD4)、激素受体(EGF、肾上腺能受体)、唾液酸、乙酰胆碱、癌胚抗原等
病毒吸附蛋白(VAP):衣壳蛋白、包膜糖蛋白
适合病毒基因入侵、复制的潜在条件:入侵部位的结构特点、病毒停留的时间、细胞的某一分化期、局部的抵抗力、PH、酶等。
病毒具有较严格的细胞亲嗜性。
一、病毒特点
受体与VAP特异性结合,介导病毒穿入细胞。
不同的病毒可有相同的受体;相关的病毒(人冠状病毒与鼠冠状病毒)可有完全不同的受体;同一个病毒可有多种不同的受体;
同一种受体可分布与多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同一种组织细胞在不同的分化生长阶段表达不尽相同的病毒受体;
病毒受体可被诱生及调变,VAP与受体结合后出现构型诱变,使结合更加牢固稳定
一、病毒特点
病毒体→入侵→吸附→脱去衣壳→核酸游离→指令→复制、合成蛋白质
(包括:结构蛋白质、非结构蛋白质)
复制、装配----- 特定的细胞部位
复制的时间--- 特定的细胞分化程度(传染性软疣病毒在基底细胞上开始复制)
新合成病毒→→细胞死亡破裂后释放
有包膜病毒细胞芽生释放
一、病毒特点 4. 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在病毒核酸的指令下,
宿主细胞本身的新陈代谢
大多数停止合成细胞成分;
有的则未受显著的影响而继续进行;
个别情况下,使宿主细胞复制合成增强,而出现增生性的病变。
二、和皮肤病有关的病毒 1. 分类 DNA病毒:(引起皮肤病的主要病毒)
痘病毒组 240*300nm 无包膜(正痘病毒:天花、牛痘、猴痘、牛痘疹; 副痘病毒:羊痘、挤乳者结节; 传染性软疣)
疱疹病毒组 120-200nm 有包膜
(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EB 病毒)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组 45-55nm 无包膜(人乳头瘤病毒)
细小病毒 20nm 无包膜(人类细小病毒)
二、和皮肤病有关的病毒 1. 分类
RNA 病毒有3组
小RNA病毒 20-30nm 立体对称型无包膜( 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
副粘病毒 150-300nm 螺旋对称型有包膜( 麻疹病毒)
披盖病毒 40 -60nm 立体对称型有包膜( 风疹病毒)
二、和皮肤病有关的病毒
病毒感染皮肤的3种不同途径:
接种。病毒从人皮损脱落,传播给他人,如疣、单纯疱疹、传染性软疣等。
系统感染。病毒血症时,真皮毛细血管炎症感染早于表皮,如水痘、风疹、肠道病毒等发疹。
病灶的局部播散。潜伏的病毒局部播散代表性例子:复发性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病毒性皮肤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