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交友的智慧
第一框 善交益友
阅读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故事,你从中有何启发?
《伟大的友谊》
1、真正的友谊是真挚、健康和高尚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2、我受到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好朋友军军帮我打跑了他们。一次,军军让我帮他藏匿他偷来的玩具手机。军军是我的益友吗?
分享(P36):
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样对待小林?
第二框 远离损友
问题
1、何谓损友?
2、古人对朋友有哪些分类?
3、为什么要远离损友?
4、怎样远离损友?
什么是损友?
“损友”是指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古人对朋友的看法
(明朝) 苏浚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
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
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
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和坏人交“朋友”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侵蚀。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和好人交朋友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好的影响;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中学生为什么要远离损友?
1、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2、我们的辨别和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可能在交友上犯错误。
从以上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调查报告
交友三原则
善交益友
乐交诤友
不交损友
交友的艺术
人生需要朋友,需要友谊。友谊的获得需要我们掌握方法,讲究艺术,付出努力。
阅读对话,结合自己
的经历总结归纳出交友
的艺术和方法。
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39)
例如:
1、敞开心扉,坦诚与他人交流;
2、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人;
3、学会宽容别人;
4、培养 广泛的兴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克服嫉妒心理;
6、尊重他人
……
大康是班里的学时,同学们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不愿意帮助别人,常说:“你自己想去!”有时还骗同学说:“我也不会。”他经常叫同学的绰号,对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也总是大吵大闹、斤斤计较。为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大康感到很孤单,却找不出原因。
1、分析大康不能获得友谊的原因
2、教大康几招,他怎样才能赢得同学的喜欢
帮帮大康
大康不能获得友谊的原因:
(1)他不够热情。(表现:同学们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不愿意帮助别人)
(2)他不够坦诚。(表现:有时还骗同学说“我也不会”)
(3)不尊重他人。(表现:他经常叫同学的绰号)
(4)不会宽容他人。(表现:对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也总是大吵大闹、斤斤计较)
大康应该:
(1)热情的帮助同学。
(2)坦诚地对待同学。
(3)尊重同学。
(4)对待同学要心胸宽阔,理解
体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名人格言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小梅与小青是同班同学,二人都喜欢学习绘画,为此她们常常会围绕共同的嗜好进行探讨。但是,在其他文化课方面,小梅却没有小青成绩好。当小梅向小青请教时,小青却不愿帮助她,还冷嘲热讽地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真笨!自己想!”然后漠不关心地把头扭向一边,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样的情形使小梅对小青慢慢有了距离感,小梅后来又结识了新的朋友。可是小青却抱怨小梅三心二意。
请问:你认为小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
(1)小青的做法不对。
(2)因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注重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体谅,而小青对小梅傲慢无礼,自以为是,对其困难置之不理,
第四课交友的智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