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复习题一、比较下列术语( 30分) 1、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指语言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关系。外部要素指与语言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语言的自主性。“内部要素”的存在无需借助于“外部要素”来解释。正如植物会因受外部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内部机构一样,难道语法机构不也经常要依赖于语言变化的外部因索吗? 外部语言现象的研究是富有成果的;但是不能说,没有这些现象就不能认识语言的内部机构。?“为语言而语言”。“语言系统”的自主性是“科学抽象”的结果。建立起一个性质单纯、界限清晰的“语言系统”,以便能够从中总结出严整的结构规律。 2、语素和词语素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作用和职能主要是构词。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一个双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 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其次,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的语言片段的语义要有一定的联系。词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有两种分类方式:1、按构成方式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2、按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词: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3、片段语素和超片段语素 4、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形式所表示的内涵,这是从词的功能划分出来的一个类别,与之相对应的是词的词汇意义。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 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例如,动词“吃、打、走、坐”既有具体的含义,又能直接在句子中做谓语中心语,而像“的、了、呀”等这些虚词,它们没有实际的词义,只能在句子中帮助使句子通畅结构完整,或者是表达某种语气。 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词语跟词语发生横向的结构关系,这就叫做"组合关系"。例如:我读书/他看报/。其中" 读"和"书";"看"和"报"之间是述宾的组合关系; "我"和"读书";"他"和"看报"之间是主谓的组合关系。按照这样的组合关系还可以造出很多类似的结构来。可以相互替换的词语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做"聚合关系"。例如上面的句子中"我"和"你"之间是聚合关系;"读"和"看"、"书"和"报"之间也是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的定义为语言符号在线性序列中与相邻语言符号的一种横向关系。也有其他教材解释为语言符号之间形成的言语链条的关系。(这个说法存在于岑云强《语言学基础理论》)聚合关系定义为语言符号因为某种共同符号而在人们记忆中形成的纵向的类聚关系。也有其他教材解释为语言链条中某一环节可以替换的符号的聚合关系。(这个说法存在于岑云强《语言学基础理论》)最形象的例子就是表格:组合关系————————| 聚小王看电影|合学生学习英语|关孩子吃苹果|系横向的句子,就是我们说得言语链条就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纵向的作主语的小王,学生,孩子,是主语可以再言语链条中替换的词的聚合,就是我们说的聚合关系。看,学习,吃;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