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特钢中学 刘雪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的例1和118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理论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和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特钢中学 刘雪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的例1和118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理论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和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和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
3、通过理论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并总结出:
1.两端都植树:棵树=间隔数+1
2.两端都不植树:棵树=间隔数-1
教学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并且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其实,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用以改变和净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植树活动
’。(植树问题)
2.育林小学四年级(3)班的同学也参加到了植树造林的队伍里来了。植完树以后,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兴趣帮他们解决呢?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第一小组的问题是:
第一小组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独立解决问题。
⑶交流、讨论。
⑷画线段图,建立两端都植树的模型。
棵数: 段数:
2 1
3 2
4 3
……
⑸向同学们介绍植树问题的模型:手。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乖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左手,我们有5根指头,大家看一看,这只小手上的5个手指头像不像5棵树?这5棵树之间有几段?也说是说:棵数=段数+1
[板书:在一条直路上植树
两端都植:棵数=段数+1]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二小组带来的问题:
2.第二小组沿着操场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树。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间隔 有多远?
⑴读题,自主感知.
⑵独立解决问题。
⑶讨论、交流。
第二组的问题解决完之后,我们再看第三组同学的问题:
3.,同学们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