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离散数学(第三版)》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离散数学(第三版)》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离散数学》期末复习提要
《离散数学》是中央电大“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使 用新的教学大纲,在原有离散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削减了教学内容(主要是群与环、格与布 尔代数这两章及图论的后三节内容),使用的教材为中央电大出方法。
3、 理解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掌握其判别方法(定义、矩 阵、图)。
4、 掌握求关系的闭包(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的方法。
5、 理解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价类的求法和偏序关系做哈斯图的方法,极大
/小元、最大/小元、上/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界的求法。
6、 理解函数概念:函数、函数相等、复合函数和反函数。
7、 理解单射、满射、双射等概念,掌握其判别方法。
[本章重点习题]
P25, 1; P32-33, 4, 8, 10; P43, 2, 3, 5; P51-52, 5, 6; P59, 1, 2; P64,
3; P74-75, 2, 4, 6, 7; P81, 5, 7; P86, 1, 2。
[疑难解析]
1、 关系的概念
关系的概念是第二章全章的基础,又是第一章集合概念的应用。因此,学生应该真正 理解并熟练掌握二元关系的概念及关系矩阵、关系图表示。
2、 关系的性质及其判定
关系的性质既是对关系概念的加深理解与掌握,又是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半序关 系的基础。对于四种性质的判定,可以依据教材中P49上总结的规律。这其中对传递性的 判定,难度稍大一点,这里要提及两点:一是不破坏传递性定义,可认为具有传递性。如 空关系具有传递性,同时空关系具有对称性与反对称性,但是不具有自反性。另一点是介 绍一种判定传递性的“跟踪法”,即若(知。2)cR (。2,。3)右人,……,(«,_!,7?, 则(<?[, a,) e 7? o 如若(a,b) e R, (b,a) c R,则有(a,a) e R ,且(b,b) e R o
3、 关系的闭包
在理解掌握关系闭包概念的基础上,主要掌握闭包的求法。关键是熟记三个定理的结
n
论:定理 2, 「(R)=R5a;定理 3, s(R)=RuR L 定理 4,推论 .
i=\
4、 半序关系及半序集中特殊元素的确定
理解与掌握半序关系与半序集概念的关键是哈斯图。哈斯图画法掌握了,对于确定任 一子集的最大(小)元,极大(小)元也就容易了。这里要注意,最大(小)元与极大(小) 元只能在子集内确定,而上界与下界可在子集之外的全集中确定,最小上界为所有上界中 最小者,最小上界再小也不小于子集中的任一元素,可以与某一元素相等,最大下界也同 样。
5、 映射的概念与映射种类的判定
映射的种类主要指单射、满射、双射与非单非满射。判定的方法除定义外,可借助于 关系图,而实数集的子集上的映射也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表示进行,尤其是对各种初等函 数。
[例题分析]
例1设集合A = {a,b,c,d},判定下列关系,哪些是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
氏={(。, a),(b, a)} R2 = {(a, a),(b, c), (d, a)} R3 = {(c, d)} R4 = {(a, a,\(b,"), (c, c)} 夫5 ={(a,c),(",d)}
解:均不是自反的;R4是对称的;R1 ,R2 ,R3,R4,R5是反对称的;R1 ,R2 ,R3,R4,R5是传递的。
例2设集合A = {1,2,3,4,5}, 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 = {(1,1),(2,2),(3,3),(3,4),(4,4),(5,3),(5,4),(5,5)}
(1 )写出R的关系矩阵,画出R的关系图;
(2 )证明R是A上的半序关系,画出其哈斯图;
(3)若B^A,且3 = {2,3,4,5},求B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最小上界
和最大下界。
解(1)R的关系矩阵为
Mr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R的关系图略
(2)因为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所以R是A上的半序关系o (A,R)为半序集, (A,R)的哈斯图如下
(3)当B = (2,3,4,5) , B的极大元为2, 4;极小元为2, 5: B无最大元与最小元;B
也无上界与下界,更无最小上界与最大下界。
第三章命题逻辑
[复习知识点]
1、 命题与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蕴涵、等价),复合命题
2、 命题公式与解释,真值表,公式分类(恒真、恒假、可满足),公式的等价
3、 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小(大)项,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4、 公式类别的判别方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合取范式

《离散数学(第三版)》方世昌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