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历史经济基础条件和各国的国民福利状况、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存在肯定的差异,这样,在有限的政府财力范围内既要保持和促进经济的增长——特殊是在次贷危机爆发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状况下,又要维持国民福利不降低的确给各国政府——特殊是弱小的希腊等国,出了个不小的难题。在此形势下,货币发行权是彻底失去了,但政府发债的权利却没有完全失去而仅仅是得到了监管和限制,也就是说,为了解决本土的国民福利和经济增长问题,依旧可以行使国债发行权。但是,没有了货币发行权所支撑的国债发行,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一支左腿,剩下一支右腿,而只能蹒跚走行。更何况,其所发行的国债必需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才能不断的发行,这就依旧须要各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其发行的国债。其发行国债的成本以及对市场的吸引力要依靠于其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府的偿债实力,一旦其国债评级遭到降低,就意味着其融资成本的上升,而假如此过程不断接着,最终就要失去市场吸引力,从而引爆债务危机,最终走向国家破产。这就是当前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必定会拖累整个欧元区国家。事情的发
展是很明确的,失去货币发行权后的希腊等债务危机国家,最终只能是通过欧洲中心银行的救济才能解决。这就似乎地方政府出了问题必需最终由中心政府解决一个道理,也可以称为“子债父还”。支配欧洲央行的是法国、德国等大型经济体及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假如欧洲央行大力不惜代价的救助遇到危机的国家,就必定会牺牲自身的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甚至使自己的国家背上沉重的包袱,这就相当于给失血的人输血,而输血的最终结果也是不确定性的,不知道病人能够复原自我造血机能。这也就使欧洲央行的救助行为成立了“雷声大、雨点小”。
因此,回来问题的本质,已经背负沉重债务负担的希腊等危机国不行能再发行新的债务,而只能是削减财政支出,这包括削减国民福利、裁员、削减刺激经济的支出,其最终的结果将会引发全民的不满,以及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失业率高居,这或许会危及到国家和政府的稳定;欧洲央行则担忧大量发行货币而救助危机国会引发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以及主导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法国、德国等强势国家会担忧损及自己的经济增长和引发全民不满,这也注定欧洲央行不会不惜代价实施救助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济也并非免费午餐,其也会与欧洲央行无异,要求危机国削减国民福利和政府支出,而正是危机国根本上所不能承受的。这样,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危机国只能退出欧元区,而重新掌控货币发行权。而这样的结果,必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欧元的破灭。
所以,从根本上讲,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应当失去自己的货币
发行权,而欧元区这样的区域性货币则只能成为一种货币体系的尝试。欧元区接着存在的唯一条件,就是建立欧洲大联邦政府,从而在执行诸如经济救助等行为上不会患得患失,而实施集中有效的救治。这就是譬如的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政府已经停摆,阿诺所领导的我们所憧憬的加利福尼亚州也不断面临破产的边缘,美国的债务危机及其影响甚于希腊等任何一个欧洲危机国,但其驾驭着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几乎没有人担忧美债会最终出现违约。这就是驾驭货币发行权和不驾驭货币发行权的根本性区分所在。
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国家,假如失去了货币发行权,那么就失去了主导这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权利。
货币战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