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
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
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部分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垃圾围村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由于处理方式多有不当,成效并不明显。一是有些地区在各村建了垃圾站、垃圾箱,但由于山区地形制约,加上村民居住分散、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仍处于“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的状况,不少已建好的垃圾收集设施因后期管理不善闲置或被破坏,甚至成为新的污染源。二是部分政府投入几千万设立了小焚烧炉,但因设备及技术水平有限、垃圾燃烧前未经分类等原因,导致了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重视农村“垃圾围村”现象,提前规划布局,有效应对,为此建议:
一是编制乡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对自然村庄院落、集中安置点等群众生活集中区,特别是沿国道、省道和重点流域的乡镇、村,系统编制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和处理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可以在规划里,明确集中聚居点固定的垃圾回收点,明确垃圾回收点负责人,负责引导农村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确保有毒、有害的垃圾得到及时处理,不会因为闲置或破损成为新的污染源,造成新的污染;确保收集的垃圾能及时的分类,并得到正确的处理,不会因为错误的处理方式对大气、土壤、水造成新的污染。二是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实行长效管理。乡村垃圾处理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和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投入机制,才能保证项目运行稳定有效。政府可以研究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工商资本下乡,建立垃圾回收、处理,废旧再利用企业。如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生活垃圾直接转化为大型焚烧发电设备的原料,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建设成本,又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效益,基本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