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草原自然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如今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课堂交流,老师随机指导。
预设:品读佳句,体悟情感,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得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2)师:假设此时你就置身在这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师生交流,甚至有同学可能也会高歌一曲!(可找生唱出自己的心声)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1)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2)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师生交流)
3)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4)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草原其动态之美。
④图片展示“渲染”“勾勒”的区别,学生可根据注释加深理解。
(4)“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适……好似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生交流)
.
。
C。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同时怕惊扰静静回味草原之美的骏马和大牛……
四、再次美读体悟,培养语感
①自由美读“草原自然之美”部分。
。
,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师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美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风光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读“感受部分”: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老师引读)。
⑤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
五、课堂练笔,拓展延伸
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请设计出一段简短的导游词介绍我们美丽的耿武新农村吗?可借鉴课文中好词、佳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
六、深情完毕,期待景美人更美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草原,共同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草原景美人更美!最后我们还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来完毕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
(再次播放《天堂》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
附板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