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谷城县冷集镇双桥中心小学 王国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提问:你手上的尺全长大约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画一画。
  ①要求: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交流: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引导:(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小结: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数一数。
  引导:(出示米尺)谁来数一数,1米是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想的?(板书:1米=10分米)
  (6)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2.认识毫米。
  (1)引导: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转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有的同学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完成课题板书:分米和毫米)
  (2)小组学习。
  ①出示学习步骤。
  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是多少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找一找、量一量。
  ②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说明: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较弱,所以出示了具体的学习步骤。这样,能使学生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