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上来时整个人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也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井筒向下淋的水。陈师傅常说,能够加入到朱集建设的队伍中来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陈师傅对班内测气员的要求是“三勤”即:腿勤、眼勤、口勤。陈师傅常说:“通风无小事,井下每个头面时刻都在发生改变,要多跑跑,多留意视察,发觉问题刚好向领导汇报,仔细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咱矿通风系统的稳定。”
陈师傅平常下井总是喜爱到各个头面去察看迎头风量是否正常,局扇是否有循环存在,再测一测各主要巷道的风量,跟着他下井的人都感觉时间过得特殊快,还能学到不少新东西,就是比平常要累的多。遇到通风系统调整,陈师傅更是大步流星,为了把系统调整到满足的程度有时甚至要在几处调风地点来回来回
四、五趟,距离近了还好受点,要是距离远了平常人是吃不消的,时间一长,撇钩自然成了习以为常,但陈师傅从来喊过累,叫过苦。有一次,1111(1)轨道顺槽和1111(1)轨顺底抽巷的联巷发生“抹门过”,领导确定要在东翼13-1煤层底板回风大巷和轨回2#联巷联接点往下的部位挂置风障,把联巷风流方向给扳过来。从挂风障的位置到联巷最近的距离也有二里地左右,陈师傅一面指挥班里的人挂风障,没有悬挂点,就从其他地方找来木料做一个支架,一面还要到联巷处视察调风的效果,就是这样一来一回硬是走了三趟,在井下工作了近十个小时。
为生命平安输氧
那些工作看似一般,但朱集矿属于高瓦斯矿井,煤层具有突出性,井下地压又大,温度又高,时刻了解瓦斯动态,保证生产平安是陈师傅心中的头等大事。平安生产,重在平常,重在千秋,一时一刻的平安不叫平安,一两个头面的平安也不叫平安,只有全矿的各个系统许久稳定,能够促进生产的进行才能称得上是合格。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当进行,陈师傅以队为家,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单位工作任务紧时就放弃休班,有时候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即便是休班回家,身体的乏累也让他无法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常常是到了家以后就直奔卧房呼呼大睡。平常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到了爱人的肩上,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须要照看,辛苦自不必说。陈师傅从来都是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他经常跟家人讲,他的工作就像医生给人输氧一样,他在做的就是为矿井输氧。首先要保证风量足够,然后还要时时盯住瓦斯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这项工作一刻都不能停留。看着那么多的煤矿工人因为瓦斯爆炸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就愈发的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家人被他这种为了生命平安勇往直前毫不放松的精神
通风队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