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兴家:建设校内“环境文化、景观文化、制度文化”微课程。通过格言灯箱、照片灯箱、留言灯箱、百家墙、感恩墙、心声墙、激励墙、家训墙、文化树、文化草、文化宿舍等文化建设,实现物物皆课程,到处在实践,时时是课堂的效果。把微课程建设落实到角角落落,方方面面。
四、拓宽育人渠道,完善育人活动体系,丰富学生道德体验。 ,奠定“家风树德”发展基础。 ①学生“入家仪式”以及“毕业感恩家仪式”,将入学和毕业仪式建设成为独特而暖和的一道风景,提升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②班级建设“爱家百宝箱”,全体师生做的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发展的事,都以小纸条形式存入“爱家百宝箱”,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③理念文化建设:
⑴坚持理念育人,丰富提升学校的三风一训建设,并将其导入到详细的教学和学校运营中去。⑵设计制作学校VI视觉识别系统,打造学校专属的颜色、标记、校徽、祥瑞物、信纸信笺等应用部分,以及校内外导视部分
④建设“让父母骄傲,让家庭傲慢”的家风文化展示长廊,收集整理全校师生家风家训,让全体师生都能学习家风,以家风促学风。
⑤其他方面的建设
⑴ 打造学校“家文化”校歌,师生共唱,全民参加。
⑵建设“家校博客”,通过网络平台、短信平台等共享学校重大信息,实现师生、家长之间的互动。
⑶建设全校师生“家风”文化档案袋,记录全校师生在校学习、生活及获奖点滴,保存宝贵回忆。
⑷编印学校校刊,打造“家文化”专辑,呈现学校家文化,共享家文化魅力
,丰富“家风树德”品牌形象。 ①“每周一论”活动。每周一次,由班级的学生主讲自己的家风家训,全班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从而做到以家风为傲,不辱家风。
②“我为我家做件事”实践活动。让全校师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形成图文资料,编辑整理,汇合到学校文化长廊。
③“爱满家园”户外实践活动。开展“爱小家、帮大家”、“爱我国家”等系列主题活动。
定期开展“照看孤寡老人”、“学习采访优秀家庭”等户外实践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④开展“和美家风”主题活动,以书法、绘画、剪纸、演讲等形式,呈现我们和美的家。如升旗仪式、演讲活动、告辞陋俗与文明握手系列活动。 ⑤习惯养成月:以月为单位,分主题进行以礼仪教化、读书习惯、生活习惯为主题的家文化养成教化。
⑥主动参与区局组织的科技、艺术、体育、读书节等,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创建审美室。优化心里疏导室工作。
“爱家之星”评价体系,拓宽“家风树德”德育渠道。 ①班级建设“爱心互助站”墙体文化,让全体学生上墙,以“爱心便利贴”的形式,展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酷爱班级小家,互帮互助的形象,激励共进。
②学校推行“爱家之星”评价,“爱家之星”分为“爱家老师”和“爱家学生”评比,以“爱家百宝箱”和“爱心互助站”为载体,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投票,评比大家心目中的“爱家之星”。
五:优化校务管理,突出新型德育制度建设。
。实现责权平衡,和谐运转。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校务委员会,主动探究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发挥其在学校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拓宽老师、家长和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①加强社区合作:定期邀请本地派出所上法制教化课, ②家长学校:做好指导工作,让家长懂得育人的方法,协作学校做好学生的教化工作,共同育人。通过“我与父母共成长”,
黄岛区六汪中学德育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