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和考虑,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和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展数《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和考虑,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和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展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假设法思想的浸透,并让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1、(播放课件,画面中有2只兔子,3只鸡)
2、让学生观察课件的封面,数一数上面有多少只鸡和兔,那它们一共有多少条腿?请你动动脑筋,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
老师板书:
第一种:4×2+3×2=14(条)
第二种:4×5-2×3=14(条)
第三种:2×5+2×2=14(条)
第四种:2×7=14(条)
(学生假设没说出第四种也可,关键引导学生说出第2种和第3种列式,让学生说出这样列式的算理。)
3、小结第2种和第3种列式的算法,强调其中的数学思想—-假设
4、师:假设如今既不知道有多少只鸡,也不知有多少只兔,只知道鸡和兔关在了一起,告诉你有几个头,几条腿,让你求出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这样的题你遇到过吗?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例如题
师:这样有意思的题目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就研究了这样的问题,有同学知道吗?
生:鸡兔同笼问题.
师: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可能有些同学在外面上奥数类的课已经学过了,假设你会你可以在小组中给其它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好吗?我相信其它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学好这个比较难的但又非常有意思的知识。有信心吗?
生:有。
师:从你们响亮的答复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十足的信心,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2.(课件出例如题)
笼子里有假设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8个头说明了什么?
生:鸡和兔一共是8只。
师:那请你们猜猜,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播放课件,出示“猜一猜”界面,根据学生的猜测,输入鸡和兔只数,提交答案。)并板书
师:数学上的猜测也是有一定方法的,不是胡乱地猜。有谁可以在刚刚同学猜测的根底上进展调整,来更快的找到正确结果呢?
生:……(通过已经猜过的答案2个2个地调整或3个3个地调整)
师:把一只鸡换成兔腿总数会有什么变化?把一只兔变成鸡呢?
师:刚刚我们通过猜一猜,列表分析数据,根据变化规律进展调整,找到了准确结果。你们会了吗?
师:想一想,假设笼子里有更多的鸡和兔。我们还用猜测法,列表法来找会怎么样?
生:比较费事。
师:我们还有没有其它更简单些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巡视.
搜集学生的个例,让学生汇报,同时老师配以课件演示。
(学生可能用画图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可出示图示法,假设学生直接说出假设法的列式,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列式的意义,老师同时板书出列式,并利用课
鸡兔同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