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化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化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读出诗中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题激学
1、由歌曲《送别》导入;
2、简单理解诗人李白和作品;
二、初读古诗,并出示自学要求。
三、初知诗意,质疑梳意.
1、引导学生质疑,梳理诗意。
2、集体交流.
(1)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1.预设: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覆盖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
(5)指导朗读前两句。
2、预设: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
(1)品第三、四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伫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
(5)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五、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六、拓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下面老师出示的四首古诗,连同课文中的两首诗,都是唐盛时期唐人送别诗的代表作。请大家选择朗读背诵,看谁积累的多。
别 董 大(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叙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