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练三字经.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练三字经
常见的尴尬是,教练根据流程一个接一个地发问,客户一句一句地回答,像两个人打乒乓球一样,每一个回合就像前面的回合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几个回合下来,教练就不知道接下来该问什么问题,而客户也‘徒劳无惑结果,就‘暗示’了对方当下想到的或者获得的是正确的,而丢掉了对更多可能性探索的机会。
Ego-cide(我灭或无我)这个词是对教练行为的一种有趣的解读。当你的一切都能放下(Letting go)的时候,你便为客户创造了他自己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的‘悟’的空间,你大可以自在地观察这个空间发生的一切。自在,意味着你没有任何我执和挂碍,没有任何期待。你只是在那里,看着客户的智慧像瀑布一样落下,连寂静欢喜也没有,只有完全地同在(Presencing)。
等七秒,留三分
在我接触的教练当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问客户一个问题后,对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于是教练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但客户还停留在上个问题的思考中,这样下来几个回合,教练和客户的感觉就像扯着一根皮筋儿,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约谈越往后越显得拧巴。还有一种情况,教练提出一个问题,客户回答这个问题,教练接着提下一个问题,客户又回答下一个问题,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去,两个人都感觉就像完成任务一样。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让教练约谈成为力气活儿,无法进入放松的创造性的对话空间。教练会感到紧张和压力,亲和力将被打破,客户通常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练过程中,学会数七秒。意思是说,当你向客户要提出一个问题后,不要因为客户暂时没有回答就急着问下一个问题。你可以在心里尝试数七秒钟,即沉默七秒,或者必要的时候,数两次七秒。这个神奇的七秒沉默后,客户十有八九都会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反问你一个问题,以便对问题更清晰。
这个‘等七秒’原则的背后是对客户内在智慧的相信,也是对客户学习模式的尊重。七秒是一个经验数字,是留白,你可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适合你和你的客户的这个等待时间的长度。一个有趣的体验是,‘等七秒’不仅可以舒缓教练自己的紧张情绪,可以更抽离地观察客户的状态和约谈的节奏,而且这个七秒可以让客户创造你想不到的觉察,找到数不胜数的答案。
此外,一些教练在约谈过程中感觉自己没有正常或者很好地发挥教练的能力,客户也感觉收获不大,于是很容易地就放弃了为这次约谈创造更大的价值。殊不知,教练和客户的‘闪光时刻’很多时候就在最后的环节。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运用‘留三分’的技巧了。这个技巧指的是在约谈快结束之前,至少留下三分钟左右时间,和客户进行更加开放式的‘验收’对话。比如你可以问,‘XXX,我们还有非常有创造性的三分钟时间,你觉得做(谈)些什么会对你有更大的价值?’,‘在接下来的三分钟,我如何做可以给你更大的帮助?’,‘我们还有非常宝贵的三分钟,你愿意如何利用?’。有趣的是,即使只有三分钟,客户都有可能创造非常大的醒觉或教练成果。因此,不论约谈过程如何,你要做的就是,在客户还没有离开的时候,每次都用最后的三分钟,甚至一分钟,让他有可能为自己准备一个礼物带走。
叩初心,启自性
在教练这个行业,人们对教练的本质莫衷一是。一百个人当有一百种解读。但从教练这个方法达成的效果来看,通常一个被教练者会在心智模式,信念,行为,能力等方面会有不同的改变。有效的教练沟通,不强调固定的招式和流程,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教练应该是以客户的自我觉察和向内反省为目标,让客户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练对话中实现螺旋式的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练首先需要学会保持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并相信教练可以启迪客户的智慧。我们可以把教练的过程,看成一个‘叩初心,启自性’的过程。
初心是禅学的概念,亦即空空如也之心。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没有任何预设的立场和评判。拥有这颗初心,你和客户可以随时准备好去接受,聆听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可以如实地看待万事万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着一步前进,然后在一闪念或者一个简单的对话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拥有初心,还可以让客户直通智慧具足的自性,和我们常说的潜意识连接。潜意识就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或者说纯意识,它拥有无穷的智慧,24小时都可以为我们工作,这也是教练们常常见证客户‘灵光咋现’或者顿悟的原因。
如何做到‘叩初心,启自性’呢?这里介绍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只有三个步骤。首先,你必须做到和客户同在,时刻保持觉知并问自己,‘我和客户同在吗?’(Am I herewith my client?),我的语言(主要指发问),语音和语调和客户匹配吗?当然,你还可以叩问客户,‘此刻你和自己在当下吗?(Are you here with yourself now?),‘此刻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的谈话在你想要的轨道上吗?’。当我们和客户同在的时候

教练三字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one-丁丁
  • 文件大小4.68 MB
  • 时间2022-03-26